Menu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信息公开 > 科普健教 > 健康科普 >
2023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之减脂、减重对身体健康的意义
时间:2023-09-28 09:08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内分泌科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潜伏。
      一、由于导致肥胖发生的原因、部位、程度不同,临床上对肥胖的分类也不尽相同。
       1、以肥胖原因分类
       根据肥胖发生的原因,可将肥胖分为原发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医源性肥胖等。
       原发性肥胖又叫单纯性肥胖,一般与遗传和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有关。而继发性肥胖(也叫获得性肥胖),则是由于某些诊断明确的疾病导致的,这些疾病包括下丘脑—垂体炎症、肿瘤、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腺功能减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继发性肥胖一般占总肥胖人群的1%。医源性肥胖是治疗其他疾病过程中,因为药物和治疗方式等医疗手段而导致的肥胖。
       2、以脂肪分布分类
      根据脂肪分布的不同,肥胖还可以分为外周性肥胖(也叫均匀性肥胖、全身性肥胖等)和中心性肥胖(也叫内脏性肥胖、腹型肥胖等),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肥胖分类。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或是利用人体成分检测仪器来判断是哪一种肥胖。如果脂肪均匀分布于四肢及皮下,或者下半身(臀部及大腿)脂肪较多(常见于“梨形身材”),我们称为外周性肥胖。而脂肪主要集中在躯干部、腹内,或仪器检测出内脏脂肪超标而四肢较细的“苹果型”身材,则被称为中心性肥胖。
苹果型身材常见于男性,因而也被称为男性型肥胖,但近期的研究也发现,在我国老年人群中,女性的中心性肥胖率超过男性。
      由于脂肪分布的差异,脂肪集中于腹部和内脏的中心性肥胖的危害,远大于脂肪分布于四肢或下半身的外周性肥胖。研究发现,中心性肥胖的人群患糖尿病、高血脂症等代谢性疾病和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更高,同时内脏脂肪的聚积还可能导致脂肪肝、脂肪心、脂肪肾、脂肪胰等,最终使得这些内脏器官的功能出现异常。
      另外,中心性肥胖也与一些妇科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如:有研究指出,腰臀比(更能代表中心性肥胖的特征)的升高会使绝经前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79%,使绝经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50%。也有研究指出,由于中心性肥胖者体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浓度下降,游离雌激素水平升高,且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全身炎症反应,因而较外周性肥胖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相较于中心性肥胖,外周性肥胖者由于脂肪主要集中在大腿及臀部的皮下,因而患以上疾病的概率也大大降低了。
       3、其他分类方式
       近几年,有科学家依据人体是否存在肥胖伴发的相关疾病,将肥胖分为代谢正常性肥胖和代谢异常性肥胖。也有专家根据个人的BMI数值大小,将肥胖分为轻、中和重度肥胖。
       由于肥胖发生的原因复杂,目前临床上的干预和治疗手段也不尽相同。不分原因的盲目减重很有可能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无论怎样,正确认识肥胖,保持身体健康最重要。
      二、肥胖的危害:
       1、骨关节疾病:肥胖的身材容易对骨骼与关节等运动系统,尤其是对于脊椎与下肢会增加些负担,关节与骨骼长期过重的支撑,就容易引起关节炎、脊神经根压迫或者是肌肉劳损等,造成腰腿肩背酸痛,严重的话还会引起关节变形以及肢体活动受到影响。
       2、心脏病:肥胖造成血脂上升,引起血管动脉硬化,从而造成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肥胖的身材对于心脏部位的负担会加重,造成左室肥大,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心脏功能衰竭。
       3、高血压:大多数肥胖的人都出现了高血压的情况,通过相关的研究可以发现,肥胖人出现高血压的几率比正常人高出了1.5至3倍。
       4、糖尿病:肥胖并不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一个直接性因素,但是对于诱发糖尿病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5、影响生育能力:肥胖对于身材的美观有影响是次要的,主要是对于生育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容易引起卵泡发育异常、发育不良或者是排卵障碍等。
       6、皮肤科疾病:大腿、腰部以及腹部等皮肤出现了竖向条纹,有些还出现了黑色素皮症。
       7、癌症:肥胖超出40%的男性,患上癌症死亡率比正常人增加了三分之一,女性朋友会更高一些,增加了二分之一。
       8、死亡率会更高一些:通过相关的调查可以发现,肥胖对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三、为了预防肥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是预防肥胖的关键。建议每天摄入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低脂肪乳制品、瘦肉和豆类等食物。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入,尽量选择清淡、低热量的食物。
      2. 控制饮食量:合理控制饮食量是减肥的重要手段。可以使用小碗小盘来控制食物的摄入量,避免暴饮暴食。同时,慢慢咀嚼食物,给大脑足够的时间感受饱腹感。
      3. 定期运动:运动是消耗能量、增强体质的有效方式。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此外,还可以进行力量训练来增加肌肉质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4. 睡眠充足:睡眠不足会导致体内激素失衡,增加摄入食物的欲望,从而容易导致肥胖。成年人应保持每晚7-9小时的睡眠时间,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5. 减少久坐:长时间久坐不动会导致能量消耗减少,增加肥胖的风险。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一下,可以走动、做一些伸展运动,避免长时间静坐。